当前位置: 风采展示
为了农民的增收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2日 来源:衡水科协
为了农民的增收
—记河北省第七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王有增
“为农业增产出力,为农民增收搞好服务,这是我的工作职责。”王有增如是说。
1982年,王有增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此后的30年,他致力于从事旱作农业研究和技术推广,取得累累硕果。获科技成果奖12项,获得各种荣誉奖励3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编写专著2部。全国农科教推“十大科技下乡优秀人物”、衡水市科技下乡先进个人,12次被评为院、所旱作所先进工作者,8次获得省、市科协先进工作者称号。
作为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科研管理岗位上,他兢兢业业、甘当人梯,积极谋划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申报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863计划、科技部成果推广计划、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发改委产业化化等大项目方面实现突破,年承担省部级课题达到20多项。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衡水分中心、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在衡水农科院挂牌成立。科研经费数量明显增加,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科研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地级农科所跨入省级研究所的先进行列。这一系列令人骄傲成绩的取得,王有增的贡献不可忽视。
作为主研人员,王有增参加了衡观35小麦新品种的研发工作,该品种2006-2008年分别被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列为重点示范推广品种,并先后列为河北、河南、山西等省良补品种。在河北、河南、安徽、山西、山东、陕西、江苏、湖北、天津9省(市)51个地区得到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成果1亿亩,年最大面积2759.7万亩,实现了亩节水47.5立方米,增产39.4 kg,增产总量45亿公斤,亩节本增效100元,获社会经济效益76.74亿元,节水总量19.6亿立方米。该项成果分别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王有增还先后承担省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其中“黑龙港区旱地农业一调四改三同步增产稳产技术”、“河北低平原雨养农田提高水分利用率配套技术”、“矮杆大穗抗旱节水高产广适型冬小麦新品种衡观35的选育及应用”、“抗旱节水、高产广适型小麦新品种衡观35选育应用”等8项成果分别获得省、部级1-2等奖,4项成果获得厅级成果奖,为我省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
2010年,王有增参与到“河北省党外专家服务“三农’科技行动项目”中去。他主动与景县高庄村联系,针对当年小麦生产遇到的特殊低温等生产问题,多次到高庄村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村民进行科学管理,使灾年小麦产量实现丰收,受到乡村干部群众的欢迎。该项活动还带动了龙华镇周边乡村数万亩小麦增产增效,初步统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万元以上。
身为衡水市农学会秘书长,王有增积极参与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咨询活动,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结合技术培训、发放科技资料,义务为农民服务。参加了景县、深州市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冀州、南宫棉花基地建设;多次参与武邑、饶阳、武强、枣强等地的科技扶贫工作。在深州市组织实施了“科技成果示范百千万示范工程”,依托衡水市农科院试验站建成百亩试验田,在前营村建成千亩示范方,在护驾迟、榆科镇、乔屯乡建成万亩示范区。科技服务工作得到省市领导的认可,使衡水市农科院基地建设和科技服务工作走在了全院的前头。
为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他依托河北省农科院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组织筹建了河北省科技厅首批科普基地。目前基地拥有科技展厅120平米,展板、科普挂图、作物标本30余件;设有室外科普宣传橱窗18个;配有多媒体投影机、VCD播放机、农业科技VCD光盘,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资料,为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项项科研成果,变成了农民增收的保障;一次次科技下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了实惠。这就是河北省第七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王有增。(衡水科协 郭玉梅 顾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