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南平原区雾霾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与灾害防御学术交流研讨会”在衡水召开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3日 来源:市科协学会部
10月18—20日,由衡水市科协、市气象学会与市环保学会共同举办的“冀东南平原区雾霾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与灾害防御学术交流研讨会”在美丽的衡水湖畔召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环保局、衡水市政府、市科协、市气象局、市环保局、石家庄、沧州、邯郸、邢台、山东德州等地的研究人员和代表共7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雾霾天气的灾害影响明显趋重,对冀东南平原地区的影响尤其突出,严重困扰设施农业生产及人民的健康和交通出行,已成为领导关注及相关管理部门与技术领域急需破解的重要自然灾害。本次会议主要对冀东南平原区雾霾天气的监测预报、污染物监测技术交流和交通、农业等相关部门应急应对措施进行了研讨交流。
会议特邀河北省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正研级高工张文宗、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正研级高工王晓利分别做了 “河北省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和评估技术集成平台进展和展望”、“河北省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设及今年环境空气质量分析”的专题报告。山东省德州市气象局的胡雪红、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的付桂琴和邢台市气象局的王丛梅等从气象学方面统计分析雾霾天气形成的气象条件和成因,为我们在雾霾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与灾害防御方面提供了保障。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做的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均浓度变化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对雾霾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与灾害防御有一定帮助和借鉴。衡水市环境监测站通过对衡水市区空气污染构成进行分析,试图找出衡水市污染成因,为治理决策提供支持。
代表们畅所欲言,热烈讨论,达成共识,经过交流讨论,使广大一线的预报业务人员开阔了视野,了解了预报业务技术发展的新信息,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共收到交流的论文、技术报告54篇,经过会议技术组的筛选和综合考虑,选出20篇论文进行了交流,评选出优秀论文4篇,并向优秀论文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此次研讨会,实现了多部门联合,资源整合,技术与管理等手段多措并举,推动雾霾天气的防范应对技术和管理措施的进步。(衡水科协学会部 刘会英)